熬得住,出众,熬不住,出局,这就是人生。人生进退是常事,关键在一个“熬”字。火候到了,滋味自然就有了。
有人说人生如粥,有人说人生如药,也有人说人生如茶。可无论是哪种滋味,这滋味都必然是在悠悠岁月中熬出来的。
这个“熬”字很传神。人生马拉松,很多要靠熬。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生活工作多是重复,熬才能出头。
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,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,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,熬得住,才有柳暗花明。
熬,表面上是一种考验,实际上是一种升华。就像林语堂所说:“捧着一把茶壶,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。”
在人生的道路上,每个人都不会一马平川,在熬的过程中尝尽各种滋味,待到峰回路转的那一天,肯经受这场修行的人,就会收获超乎常人的坚毅品格。
熬,是看不见的坚持
常听到老一辈的劝诫: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”
是的,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,羡慕人家过得那么好,却没看到别人背后的努力,看不到别人是怎样熬过人生低谷那段艰苦岁月的。
熬得久了,心性磨练得坚韧了,他们就算在百折千磨中,也能成为可以被打倒,却绝不会被击垮的人。
给正在奋斗的你:你正在为自己的未来打拼,也许有时候会感觉看不到尽头。
但你要相信,渡过了这一段努力的自己都能感动自己的日子之后,你想要的,岁月统统都会还给你。任何值得去的地方,都没有捷径。
其实,一个人克服一时困难并不难,难的是如何持之以恒地做下去,如果你能做到持之以恒,那你就已经不同凡响了,获得成功是早晚的事情。
刀要放在石上磨,人要放在事上练。
你所遇到的坎,遭受的劫,碰到的难,都不是为了打败你而存在的,而是为了让你增长智慧,磨练心智,提高能力而存在的。
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过:“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,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。”
人的成长,都需要熬过一段难熬的岁月,才有更深刻的成长烙印,熬过来了,才懂感恩和珍惜生活。
熬,是不断积累的过程
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磨练和历练,才能在人生账簿中呈现精彩的一幕。
而不同对待这种磨练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:有的人坚持到最后,看到了曙光;有的人在半路就停住了脚步,将故事停留在中途。
正如古话说: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”
我们遭受的苦难,都是因为以后的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,所以要先不断积累,提高自己的能力,更好应对今后遇到的难题。
脚踏实地用心地做好每一件事,注重平时的积累,才能提高自己的心境,熬过那段艰苦岁月。
要相信现在所有的磨难,都是为你日后的一帆风顺做铺垫。以后回看人生的时候,你会很庆幸自己扛住了、熬过来了。
好的人生,要“熬”
冯仑说:“伟大是熬出来的,‘熬’就是看你能否坚持得住。”
在我们身边,很多人喜欢给自己定一些计划,比如一个月要看几本书,要坚持去锻炼,学会什么乐器等等之类的,但后面就没有下文了。
因为他们尝试过后发现,坚持自己计划过程是非常难熬的,熬不下去就选择放弃了,等过几年后看到别人成功了,又会悔恨当初为什么自己没有坚持最后。
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烦恼或难题,就会感觉自己很累、很烦躁,看不到希望,会很悲观地想着:“为什么我就要经历这些磨难?为什么别人就过得那么好?为什么……”
这样只会把难题、困境放大,好像自己在这些问题面前不堪一击,生活好像毫无希望。
但其实只要再坚持、忍耐一下,把难题放小,自己放大,熬过那道难关,前方依然会有路可走。
就像姜太公熬住了,等来了周文王;越王勾践熬住了,成为一代霸主;司马迁熬住了,终于完成了旷世之作《史记》。
每个人都有最艰难的时候,有的人食不果腹,有的人病不能医,有的人无家可归,而有的人终其一生却为了更多的人。
苦而不言,喜而不语。面对苦难时很少有人真的了解你的苦难,只有自己慢慢地熬过来,才能将苦难化为成长。
人生是一趟多味旅程,有酸甜苦辣咸甜,而其中的心态完全由我们自己把握。
或许我们会因为一时不顺的境遇,而心生烦恼和忧愁,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积极面对,熬过去就很了不起了。
面对困难和挑战,就积极应战,把能做的做好,坦然面对得失,注重内心的收获及成长,就足够了。路漫漫,其修远。在“熬”的过程中,人人都必将尝尽人生百味,正如茶味的苦涩鲜甜。
作者:林素梅(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、中国华夏文化网副总编、艺术总监,福建省级南音代表性传承人,厦门工学院仰韶乐团艺术总监)。